您当前位置:中国菏泽网  >  权威发布  > 正文

鲁西五市产才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对接交流大会开幕式新闻发布会实录

作者: 来源: 发表时间: 2024-06-04 16:29

444455867.jpg

今天上午,市政府新闻办召开鲁西五市产才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对接交流大会开幕式新闻发布会,邀请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军以及市招才引智服务中心、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主要负责人共同出席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敬请关注。

392233070.jpg

新闻发布会开始

982156273.jpg

主持人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各位朋友: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按照第三届山东人才创新发展大会暨第十三届“海洽会”总体部署,鲁西五市产才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对接交流大会开幕式将于近日在菏泽举行。为方便大家更好地了解大会开幕式筹备情况,全面介绍鲁西五市人才发展联盟有关成效,今天我们召开这场新闻发布会,非常荣幸地邀请到: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军先生;市招才引智服务中心主任孙飞先生;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市国防动员办公室主任杨绍青先生;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徐静女士;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张体信先生共同出席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有:省驻菏新闻机构、市各媒体和新闻网站的各位记者朋友。


dsfsdfsdf

主持人

首先请王军部长介绍大会开幕式及鲁西五市人才发展联盟的有关情况。

1187230508.jpg

王军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非常感谢大家的到来,感谢你们长期以来对菏泽人才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主题是介绍鲁西五市产才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交流大会开幕式的有关情况。

一、鲁西五市人才发展联盟情况

2023年2月10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发布《突破菏泽鲁西崛起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支持鲁西5市探索组建人才发展联盟。经系统谋划,积极筹备,2023年11月24日,鲁西五市人才发展联盟成立大会在菏泽成功举办。联盟成立以来,以“才聚鲁西、合力共赢”为宗旨,按照“平等、协作、互利、共赢”原则,积极开展学术研讨、产才对接、产教融合、协同创新、政策研判、理论研究等系列活动,围绕五市优势产业和重点领域,共建人才高地。截至目前,共签订人才合作项目48个,引进国家级重点人才49名、省级以上重点人才218名、各领域高层次人才6661名。初步形成了人才、企业、高校、机构互促共享新格局,持续为鲁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助力赋能。

二、开幕式筹备情况

本次活动由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菏泽市委、市人民政府主办,山东省高层次人才发展促进会以及枣庄、德州、聊城、滨州4市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协办。我市第一时间成立活动组委会,由我担任组委会主任,市委人才办具体牵头,市直有关部门单位参与,统筹推进各项工作。目前,开幕式各项筹备工作均已完成。

三、开幕式活动安排

鲁西五市产才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对接交流大会作为第三届山东人才创新发展大会暨第十三届“海洽会”“8+8”系列人才活动之一,开幕式定于6月6日上午在菏泽举行,下午同时进行实地考察和项目路演活动。此次活动有三个特点,一是更加突出让人才唱主角。将人才放在各类活动的中心位置,邀请2名顶尖人才发表主旨演讲,5市人才代表作交流发言,4名专家学者开展圆桌论坛。二是更加突出精准对接。活动邀请了五市重点产业领域专家人才、企业家代表参加,通过开幕式活动、项目路演、实地考察等形式,最大限度搭建企业、人才合作交流平台纽带。三是更加突出优化人才服务。组委会将安排工作人员对来菏专家学者进行“1对1”服务,全力做好来菏嘉宾参会期间的出行、食宿等保障,让大家充分感受菏泽对人才的真诚和热情,感受“人才之家”的温暖和温馨,感受菏泽良好的人才发展生态。

此次活动的举办,特别是精准邀请各领域高层次人才与联盟成员进行深度交流,必将有利于进一步增进五市之间以及五市与国内外人才机构在人才联合培养、科技创新合作、产业协同发展等方面的合作共赢;必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鲁西五市人才品牌影响力、优势产业竞争力和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必将有利于进一步构建良好的产才融合发展生态圈,为全省打造“2+N”人才集聚雁阵格局贡献鲁西力量。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dsfsdfsdf

主持人

感谢王部长的介绍。接下来,是记者提问环节,提问前请举手示意,并通报所在新闻机构名称。现在开始提问。

dsfsdfsdf

山东广播电视台记者

请问举行此次鲁西五市产才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对接交流大会开幕式,预期达到什么效果,未来鲁西五市人才发展联盟将发挥什么重要作用?

1941946847.jpg

孙飞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本次活动的开展,将进一步发挥鲁西五市人才发展联盟作用,探索区域产才融合和科技创新发展新路径,搭建鲁西五市常态化产才交流合作平台,提升区域影响力,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和优质企业落户鲁西,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科技成果转化。

下一步,鲁西五市发展联盟将全面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总定位、新要求,围绕省政府鲁西崛起战略目标,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全面开创“以产聚才、以才兴产、产才融合”的新局面。一是健全常态化交流机制。接下来,鲁西五市会积极开展人才交流对接活动,拓宽交流渠道,打破区域限制,支持人才要素自由流动。建立健全跨校、跨地区、跨部门的人才培养机制,织密人才合作网络,共创优质人才发展生态。二是联合打造创新创业平台。强化鲁西五市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打造一批创新创业基地、科技园区和“人才飞地”,为人才提供创新创业的广阔舞台。探索建立科技创新联合体和联合创新基地,鼓励成员间联合进行重点研发和产业化转化,提升科技成果商业化转化率。三是促进产业协同发展。依据鲁西五市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向,深化产业协同发展,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谋划跨区域重大产业项目,提高产业影响力和竞争力。通过建立行业协会和企业联合体等组织形式,鼓励各成员共同开发新的市场和业务领域。四是深化区域一体化发展。立足鲁西五市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形成区域人才发展合力,持续释放“以才引才”效能,推动人才区域流动“内循环”的同时,加强人才流动“外循环”,吸引各领域高端人才集聚鲁西,为实现鲁西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撑和要素保障。

dsfsdfsdf

dsfsdfsdf

大众日报记者

据悉,新能源产业作为此次活动的重点领域。请问,近年来菏泽市新能源产业发展方面都有哪些亮点?取得哪些成效?

15576292.jpg

杨绍青

谢谢您的提问。新能源产业是国家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菏泽市委、市政府将新能源产业作为重点打造的新兴产业之一,市发改委作为全市新能源产业链牵头部门,与各成员单位密切配合,协同发力,共同推进产业培育工作。近年来,新能源装机容量稳步提升,截至2024年4月底,全市新能源装机容量580.87万千瓦,占电力总装机的比重达57.44%,占比居全省第三位。新能源产业营收规模连创新高,2021年、2022年连续突破70亿元和80亿元台阶,2023年达到90.13亿元,产业发展优势持续增强,在全省新能源产业布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提升。

一是立足实际,强化顶层设计。深入研究产业发展规律,用全产业链的理念谋划产业集群发展布局。我们先后制定《菏泽市新能源产业工作方案(2023—2025年)》《2024年新能源产业链长制工作方案》,编制新能源产业招商手册,明确产业发展目标、路径、任务和保障举措。成立全市新能源产业链工作专班,市发改委主要领导任主任。在工作推进上,坚持统筹发展、统一布局、有序推进等原则。在发展路径上,积极做好项目资金争取、大力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加快产业招商引资步伐,全面破解发展难题。

二是强化配合,全力对上争取。海希储能等8个新能源项目被列入2024年省重大、省重点项目。我市获批全省第一批集中式陆上风电规模259.4万千瓦、分散式风电规模79.4万千瓦,规模均居全省前列。华电鄄城100MW光伏发电项目(二期)、单县30MW乡村振兴休闲观光综合体2个项目顺利纳入2024年市场化并网项目名单。争取中央财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奖补资金1353.18万元,占全省资金总额的10.7%,资金数额居全省第一。菏泽市采煤沉陷区光伏发电基地等5个新能源领域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通过国家审核,申请资金额度10.55亿元。

三是招大引强,落地重大项目。着眼强链补链延链,制定招引目标清单,加强市县专班协同,积极吸引海辰、海希等优质企业、项目在菏布局,2023年落地新能源产业项目56个,总投资额632亿元。一是精准招商。依托产业发展链条,瞄准国内外500强、上市公司、行业龙头和领军企业,实施靶向招引,全力引导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在菏泽集聚发展。二是平台招引。借助青岛峰会、北京人才推介会、山东省储能高质量发展大会等平台,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宣传菏泽新能源产业,吸引更多企业来菏考察投资。

四是强力推动,加快项目实施。259.4万千瓦集中式陆上风电项目相继开展开发方案编制、前期手续办理等工作,目前3个标段已取得核准,其中山东高速项目开工建设,是全省首个开工的集中式风电项目。79.4万千瓦分散式陆上风电项目已启动竞配,正选定投资建设主体。50万千瓦采煤沉陷区光伏发电基地项目已被纳入国家第三批大型风光基地建设项目清单,进入编制可研报告编制阶段。江苏超电、巨湾技研等签约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办理开工手续。辰隆集中式储能电站建设顺利,计划6月份并网投产。

五是科技引领,提升创新能级。坚定不移走“科创+产业”的路子,坚持强化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健全“揭榜挂帅”等机制,加快核心技术攻关,涌现出一批标志性引领性自主创新成果,精进电动一体化电驱动总成生产技术打破国外垄断、锂源科技在磷酸铁锂材料上实现了超低温、超高倍率重大突破、康沃控股研发的甲醇发动机具有完全知识产权并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着力优化产业生态,精心谋划推动产业集群建设,奋力开创全市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dsfsdfsdf

中国山东网记者

科技成果转化是推动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新质生产力“最大增量”的“关键一跃”。请问菏泽近年来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有什么突出成效和亮点工作呢?

1018888339.jpg

徐静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今年视察山东时又提出了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等系列重要指示,为鲁西五市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基本遵循。近年来,我市以全面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为抓手,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以“新”为出发点,推进重大科技成果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聚焦我市“231”特色产业体系,着力攻克制约传统产业发展的“卡脖子”关键技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累计实施国家和省级科技计划项目1000余项、无偿支持资金6亿多元、取得重要科技成果3000余项。积极推进烯烃新材料科技示范工程建设,聚丙烯新型二醚类催化剂实现国产化替代,该技术被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院士专家团队鉴定为国际先进,为全省高端化工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示范引领。

二是以“质”为立足点,建设以科技成果转化为导向的高能级科创平台。以主动融入“山东科技大市场”为契机,充分发挥我市首个国字号技术交易平台“中原技术市场”规模优势,聚焦新兴产业等领域,为周边五省三十个市协同开展科技攻关与成果转化提供了有力支撑。积极推进“一企一平台”计划部署落实,全市约70%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建立了技术研发机构,省级以上企业创新平台总数达到150余家,其中,山东省植物基蛋白技术创新中心于2023年底成功获批,实现了我市企业省级技术创新中心“零”的突破。

三是以“生产力”为落脚点,强化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以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为主要突破点,积极开展科技招商,提升未来产业优质科技成果承接能力。目前全市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21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发展到607家。2023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2.91%,增幅位居全省第一位。山东嘉泰交通设备和山东朱氏药业被评选为山东省科技领军企业,山东大树集团和山东绅联药业成功入选山东省科创板上市培育库,从产业源头带动优质科技成果应用转化。

dsfsdfsdf

菏泽日报记者

菏泽作为鲁西五市人才发展联盟成员之一,在企业人才培养和成果转化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1509146683.jpg

张体信

感谢这位记者同志的提问。企业是人才聚集的“新高地”,人才项目是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的“助燃剂”。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大力支持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走访、调研重点企业人才培养情况,及时宣传有关政策,邀请行业专家开展一对一指导,对重点人才项目挨个“过筛子”,精准摸底、细心指导、严审把关,2023我市成功入选省级以上人才项目7个,比2022年多5个,帮助企业和人才申请科研资金近2000万元。

引导企业持续强化产学研合作,成果转化力度不断加大。例如,山东锐化氟业有限公司依托省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与职业院校合作培养中高级工程师9人,高级技工7人,获得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6项,核心自主知识产权17项。山东朱氏药业集团有限公司与高职院校合作定向培养专职研发人员32人,先后获得发明专利20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2项,软件著作权15项。

今年,我们新增储备人才项目100余个,目前正在积极申报当中。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发挥以项目聚人才、以人才带项目的推动作用,以“用”为导向加快成果转化,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人才基础。


dsfsdfsdf

主持人

感谢大家的提问,今天的记者提问就到这里,再次感谢王部长和几位发布人的发布以及对大家提问的解答。希望媒体的各位朋友能够对本场新闻发布会内容给予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宣传,吸引更多人才涌进鲁西,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赋能鲁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浓厚舆论氛围。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图片摄影:李鲲


责任编辑:
张坤
分享到:
中共菏泽市委网信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 新闻刊登批准文号:鲁新闻办[2004]20号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17
网站备案号:鲁ICP备09012531号 | 鲁公网安备 37172902372011号
Copyright© 2004-2012 heze.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菏泽网